2004年10月8日,星期五(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一版:精华新闻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法律阳光照不到亲子鉴定
见习记者 徐晓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然而,现代社会的这些个“细胞”,有不少却沉浸于没完没了的猜测和怀疑、解释和争执之中。因为对“性”的开放和坦然,问题便出来了——养了好几年的孩子是不是我的?现实生活中,为了这个问题而闹上法院的案例已比比皆是。
  于是,亲子鉴定一年比一年火爆,日益成为大众传媒的常用语。有数据显示,近年来,亲子鉴定的数量每年以20%的速度攀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杭州目前可以开展亲子鉴定业务的机构比较多,除了公检法部门的亲子鉴定中心外,还有一些民间的专业性司法鉴定机构。收费标准也因为使用的设备和试剂不同而有所差异。
  记者近日走访了杭州一家名为“百力科技有限公司”的亲子鉴定机构。工作人员介绍说,该公司是“美国基因树DNA鉴定中心”和“中华基因树”在中国的联络处。
  提到司法鉴定,他说:“根据司法程序要求,严格按国际权威机构美国血库协会(AABB)和司法科学技术中心认证规范的采样方法和鉴定操作规程操作。‘中华基因树’提供的是准确、可靠和权威的AABB鉴定报告书。每份报告书都是经过美国血库协会AABB授权专家的审核签发,可以有效地用于美国和欧洲的移民DNA鉴定、国际司法诉讼和司法公证,中国法院是肯定可以采用的,就是程序太麻烦,时间也太长。”
  当提到私人委托鉴定的时候,这位工作人员很职业地问:“是否要让被鉴定人知道?如果不需要,只要被鉴定人的一根头发就可以了。”同时他也说明价格会比司法鉴定高一些,不过时间很快。工作人员还介绍,鉴定中心接到的咨询电话比起实际数量还要多得多,来做亲子鉴定的大多数都是夫妻关系问题,如果不是受经济能力的制约,可能会有更多徘徊在亲子鉴定门口的人迈进这个门槛。
  亲子鉴定表面上看是一项医学鉴定技术,而实际上却涵盖了法律、伦理和家庭等多方面问题,操作上如有失误,很有可能摧毁一个家庭甚至导致法律纠纷。我国目前尚无任何法律来认可或规范私人委托做亲子鉴定的程序及其法律效力,它是法律上的一个空白点。从法理上说,亲子关系属于亲属法律关系,而从大系来讲,属于民事法律关系。而我国的民法体系中,除了《民法通则》,只有《婚姻法》、《继承法》等单行条文。对于亲属关系,并没有单行的《亲属法》来规范。
  亲子鉴定的是非,无论谁也没有办法一下子说清,但是,正因为亲子鉴定涉及的问题复杂而敏感,事关社会稳定,将其纳入到法制的轨道是必须的。